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亞洲中的臺灣建築史
The Architecture History of Taiwan in Asia 
開課學期
101-2 
授課對象
 
授課教師
黃蘭翔 
課號
ARHY1005 
課程識別碼
141 10500 
班次
 
學分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二5,6,7(12:20~15:10) 
上課地點
文20 
備註
亞洲藝術學程學生優先選課。兼通識A12*。。A12*:文學與藝術、歷史思維領域。可充抵通識
總人數上限:45人
外系人數限制:10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1012taiwanarchi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臺灣建築史的論述,應該思考從15世紀末開始,亦即西洋大航海時期的初始階段,至20世紀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為止,關於臺灣建築的形成過程。關於臺灣的建築文化,存在以「原住民的底層文化」、「閩粵漢文化」(閩粵地區受中原漢民族同化後所形成的漢文化)、「西方殖民文化」(包括17世紀大航海時期與19世紀五口通商之後)、以及「日本殖民文化」四個異文化層面,觀察其交互作用融合的過程與結果。
在原住民底層文化部分,可以相對於亞洲建築史脈絡裡的本土建築,尤其是臺灣原住民有時被歸類於密克羅尼西亞(Micronesia)與玻里尼西亞(Polynesia)的南島語族系人種,有時又被歸類於古印度尼西亞(Indonesia)的馬來人種系。各別的文化脈絡裡關於建築的基礎研究,前者田中淡、戴裔煊、安志敏等人的研究 ,關於後者則有李亦園的先驅性研究 ,至於除了平埔族以外的臺灣原住民住宅有千々岩助太郎的研究 。本計畫企圖進一步思考臺灣原住民與東南亞印度尼西亞或是南島語族之間的建築關係的論述。
閩粵漢文化這一部份的研究,將繼承過去臺灣建築史學者的研究成果,特別是以李乾朗所提出的臺灣10大匠派建築體系為基礎,進一步討論中國閩、粵地方與臺灣的建築文化的起源與發展,以及探究從閩粵地區移民來台及其在臺灣的發展的漢人建築特徵。甚至基於臺灣尚留下的建築文化重新論述中國建築史裡重要課題。在討論臺灣與中國母文化之間的關係時,將以寬廣的視野將琉球與越南的建築史也作為思考的範疇,而日本建築史的論述也將會是重要的借鏡參考案例。
關於「西方殖民文化」,從15世紀末以來,經過西班牙、葡萄牙與荷蘭之海外冒險、傳教與貿易等活動後,英國經由殖民地經濟的詐取,對礦場、農園等的經營等,亦即隨著殖民地史的發展,存在不同的殖民地統治之手法。在這種背景下,可以思考(1)十八世紀以前歐洲海外殖民地的據點(outpost)城堡到十八世紀末開始拆除城牆的殖民都市建設的變遷過程;(2)西方的都市計畫手法如何導入非西方國家的過程;(3)殖民建築發展史,一方面從西歐國家經由非洲、印度到東南亞再到中國、日本與韓國各地,經歷長遠的殖民地統治之歷程,發展出附有四周廊道的殖民建築;另一類型的殖民建築,亦即從英國傳至美國,再由美國傳至日本的北海道,最後再從日本傳至臺灣的雨淋板結構建築之發展歷程。
關於日本的殖民地文化,可以思考(1)將日本視為範例,作為非西方國家推動近代化運動,其學習西方文化的過程,作為臺灣建築近代化的參考;(2)二次世界大戰前的日本殖民統治下,日人在臺灣興建的建築,當然是屬於日本近代建築之一部分,當殖民政府離開臺灣後,如何以臺灣建築近代建築史的觀點,必須重新檢視在臺灣的日本近代建築。(3)雖然日本在19世紀中葉,逐漸脫離被西方國家殖民地化的威脅,到了世紀末則並列於經營殖民地之的帝國行列,其殖民地統治範圍包括臺灣、朝鮮半島、關東州,甚至東南亞及太平洋上的各群島,如何比較殖民地與日本國內的建築之差異,各殖民地間的建築文化之比較是重要課題。(4)到了戰後,舊臺灣總督府仍被沿用至今,同樣性質的事情也發生在越南、印度等地方,即使中國推翻滿清政府,建立了近代國家,但是北京清宮離苑,如今仍是共產黨高級幹部的居住所,在思考脫殖民時,要如何解釋各個國家對封建體制下的權力核心建築之轉化問題。
最後,本課程就是以上面四個文化層面,企圖建構臺灣建築史論述的架構。文化脈絡的研究架構當然重要,它可以讓建築史學者知道自己所處的學術位置,也知道世界建築史研究的狀況,如此資料的收集與研究的成果才得以累積。將臺灣建築史回歸原住民底層文化、閩粵漢人文化、西洋文化、日本殖民文化四個層面去理解、建構臺灣建築史,這是很自然可以想得到的事情。但是要回到重視四個文化脈絡體系的建築史,並且有進一步的發展,這仍是有待臺灣建築史學者待解決的課題。本課程就是基於上述這種對問題的掌握,及以體系性認識為重要的出發點,期待能夠提出相關問題,並且最後能夠建構臺灣建築史研究的脈絡。

第壹部 導論
第一週 回顧臺灣建築與都市史研究的幾個議題
說明臺灣建築學界自開始研究臺灣傳統建築及都市以來,雖已歷時近百年之久,但是真正引起興趣者卻也只有約三十年的時間。所以事實上,今天要回顧建築史、都市史研究的歷史,不得不承認有其困難。但是當今研究臺灣建築史有如下的若干議題可以思考。如臺灣原住民建築、閩粵漢人的傳統聚落與都市、閩粵漢人的傳統店屋建築、閩粵漢人的傳統匠師及營建尺寸與施工、「中國古典式樣」建築、近代建築、殖民都市等項,甚至包括該文所沒有觸及的合院住宅、風水論述等問題。

第二週 二次世界大戰前的臺灣建築史學界──以原住民建築的調查研究為中心
本週將焦點放在1895年甲午戰後,從臺灣成為日本殖民地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不久的時間,以臺灣原住民建築的調查研究為中心,思考當時在臺灣的建築史學界所關心的課題與其對原住民建築論述之內容。

第貳部 原住民底層建築文化
第三週 從廣域尺度對達悟族建築幾項特質的初步思考
要說明臺灣的原住民文化,除了必須在某區域或是某族群某社村中,作相當精確而完整的個案研究之外,要有所謂的「文化系」、「文化叢」、「文化圈」的觀點 ,對原住民建築作巨視的檢驗。「文化系」、「文化叢」、「文化圈」的觀點,是潘英海在對臺灣平埔族研究中所提出的觀點,但是他是由關懷臺灣島內的複雜平埔族群之間的文化合成現象而提出的,這種觀念應同樣地可應用於島內外族群的文化互動上面去。

第四週 干闌構建築在北、東臺灣原住民分佈的範圍及其脈絡關係之探討
本週嘗試鉤畫出干闌構住家在臺灣原住民族中分布的範圍,進而探討提出其相互遷徙關係之假說。先條列既有的原住民干闌構建築調查與研究成果,再借用人類學者、先史學者、語言學者以及歷史學者對原住民之來源遷徙關連的研究成果,企圖建構其建築型態之間可能的傳播關係。在建構的過程中,有意矯正過去被誤認的原住民族群建築型態;如過去被微妙地忽略的花東地區的阿美族建築,以及蘭嶼達悟族或是巴丹群島(Batanes)上的Ivatan人的建築所具有的特性,分析其隱含的干闌構建築之特色。進而將北臺灣、蘭陽平原、花東地區及蘭嶼、巴丹群島之間的建築文化脈絡,依原住民的起源、遷徙的傳說,提出其間聯繫關係的假說。

第五週 臺灣閩粵建築『燕尾』屋頂形式之文化性思考
教師所持有的「原住民底層文化觀」,除了重視原住民建築與大洋洲、東南亞各地建築文化的關連性外,特別要指出的是今日分佈在中國的閩粵、東南亞與臺灣各地的閩粵漢人建築,所擁有的特殊文化之背景。亦即,在西元紀元前,長江流域以南至東南亞一帶,在中國境內存在漢化以前的干闌構建築文化,閩粵漢人建築也是在這個基礎上發展而成的成熟建築文化。本週將嘗試,就是以這種觀點進行論述。在此可以非常粗略的概說其結論,認為臺灣原住民、東南亞各種族與中國長江以南的古代民族,或是當今的中國南方少數民族間存在建築文化的共通性。若是這樣的論述可以成立,那麼原住民建築文化與其它三個文化特徵的建築,就不再是不相干的並列關係,因而可以稱其為名符其實的臺灣建築之底層文化

第參部 閩粵漢人的建築文化
第六週 關於臺灣客家建築的根源及其型態的特徵
以客家建築為例,思考臺灣在地客家語族建築與原鄉地間關係的論文。其最重要的發現是客家原鄉地建築有「圍龍屋」、「五鳳樓」、「土生樓」與「贛南圍子」等多種多樣的面貌,以及討論在臺客家建築與其他出身地域間的建築異同性。

第七週 從漢人「宗族倫理風水觀」看臺灣的傳統民宅
台灣沒有留下早於清代的「閩粵漢人」 建築,又經過日本殖民統治與二次世界大戰後的高度經濟發展與都市化的洗禮,因此無法期待台灣留下年代古老的建築可供進行實證性建築歷史的研究。然而在這種不利於歷史研究的環境裡,台灣仍留有清代移民所塑造的居家環境之遺風,提供了一個可以窺知漢人合院建築空間秩序理數的可能線索。
在這裡稱這個空間秩序的理數為「宗族倫理風水觀」。雖然我認為漢人的環境觀可以這個詞來指稱,但是它隱藏於有實質型態的環境背後,不是既有的術語,而是全新的用詞。過去我曾經借用「風水」來論述,但是常受傳統「風水」的龐雜論述混淆,反而無法清楚陳述這個概念的原貌。「宗族倫理風水觀」雖然基於或是借助「風水」的想法,但其「風水」間最大的差異在於後者被認為是道教思想脈絡中的想法,而前者雖立基於漢代玄學,卻是借用儒家的宗族倫理脈絡完成整個環境觀的體系

第八週 期中考試

第九週 臺灣傳統建築結構隱含的中國南北建築文化
過去臺灣傳統建築之研究未有採取實驗室模型試驗之方法,而地震是一可遇不可求之天然實驗室,為凸顯「內木構外土墻結構」中木構架與承重墻結構行為之差異,在這裡首先整理了臺灣歷年來震災後的結構損壞調查報告,以理解「內木構外土墻結構」對「墻倒屋不倒」結構行為之有效性與真實性。其次,利用既有的中國各地民居調查資料,嘗試分析這種「內木構外土墻結構」在中國分佈的範圍,進一步利用考古出土資料,一窺在漢文化尚未普及長江流域以南之前的遠古時期,分佈在南北各地的建築結構型態。比較中國南北建築的「墻倒屋不倒」結構特性之異同,思考包括臺灣在內之中國南方漢人傳統建築之「內木構外土墻結構」的起源與發展問題。

第十週 戶外教學

第肆部 閩粵漢人的佛教建築
第十一週 臺灣傳統佛教建築空間的儒釋道混合特質──以臺南開元寺、法華寺、大天后宮、祀典武廟為例
過去若提到臺灣的佛教建築,不禁會發問,臺灣有佛教建築存在嗎?的確,臺灣宗教建築的「不純粹性」,對於上述命題,不得不採取否定的態度。而此種觀點是日治時期的宗教學者,如丸井圭治郎、增田福太郎等人經過紮實的田野調查之後所建立的。臺灣戰後的宗教學者雖有一些新的創見,本質上並無法推翻上述的基本看法。而採取此一觀點之後,不是對臺灣傳統佛教建築失望,就是對其未來發展也難以發揮積極的意義。所以在此想瞭解那些臺灣歷史上被稱為傳統佛教建築者,是如何興建而成的?其中國文化的歷史背景為何?那些建築又經過了哪些變化?或直接的說,本文企圖於臺灣宗教建築之中,找尋臺灣佛教建築的定位。

第十二週 清代臺灣傳統佛教伽藍建築在日治時期的延續
因為臺灣的政權轉移頻繁,從明鄭、清代到日治,到後來的國民政府,雖都同屬所謂的佛教文化圈內,但因民族、地區與時代背景之不同,發展出各自的佛教建築特色,且都匯聚在臺灣這塊土地上,因此或有機會思考什麼才是佛教伽藍共通的特色。在此企圖探討臺灣漢人傳統佛教寺院在不同時代下的變遷:首先將焦點聚於佛教傳來臺灣的初始階段,亦即清代至日治時期,看看在政權轉化下其是否存在一定的貫性之延續。

第伍部 閩粵漢人的築城與坊里
第十三週 解讀清代地方志中的臺灣城牆之記錄
經由過去城牆的相關研究後,文字資料的收集已經有了初步的成果,但是對於臺灣城牆具體的型態結構,似乎並不清楚。在考古資料或是照片圖繪資料沒有新發現之前,很難克服這種問題,在此引用地方志資料,作進一步的咀嚼,看看是否有新的發現?
臺灣主要城市的城牆,因時代或城市發展的差異,有立以木柵或植以刺竹者,亦有築以土牆、石牆、塼牆者,此外也在外圍挖有濠溝等等的防禦設施。可以整理臺灣各地方志資料,並以康熙60年(1721)的朱一貴之亂與乾隆51年(1786)林爽文之亂作為分期時間點,可得初步的結果。在此將依臺南、鳳山、彰化、淡水、噶瑪蘭,以及加上清末的雲林縣城、臺北府城之順序,重新列述較為完整的描述。

第十四週 清代臺灣淡水廳城牆的興築
本週首先根據《淡水廳志》所述,加上地籍圖及訪談資料,將「新竹城」之各時代各設施及城牆的興建過程予以復原。在復原的過程中,筆者特別提出了「若建立寺廟,則可知其周邊聚落已形成」的假設並加以論述。而就臺灣六個歷史城市城牆的興築變遷過程,分析台灣的「民變」 與雍正皇帝的諭告,探究新竹的築城建設,「民變」,以及諭告三者間的相互關係。接著,以「新竹城」之城牆位置與築城過程為本,推測城牆修築時決定位置的理由,輔以各城市的發展過程,重新討論所謂的「新竹為臺灣城原形論」,另加上公文書《淡水廳築城案卷》,闡明築城之請願及築城的資金來源。

第十五週 清代臺南十字街空間結構與其後來的轉化
本週將以兩部分討論台南的城市演變。第一部分首先對臺南由十字街所區畫之東安坊、西定坊、寧南坊、鎮北坊之空間區位配置產生質疑,採用清代地方志中所都市設施區位位置之記載,標明復元於有比例尺的都市圖上,看看清代所指稱的東安、西定、寧南、鎮北坊之區位範圍為何?為解釋這四個坊之分布現象,再從清王朝統治臺灣之消極政策,究明清王朝早期並未有意於當今之臺南建構都市之決心,後來承認臺南已發展之事實隨而繼承明鄭時期以十字街中心為原點座標對東、西、南、北四個方向之區塊加以區劃,並未以中國里坊制之理念加以整理市區街廓之結構。
第二部分則以日據時期官方對臺南市區改正所作之簡單文字記載,配合各年代相對應之市區改正圖或市街圖,真實追溯了臺南市內之鐵道建設和道路建設之過程,以探究臺南市區街道,街廓是經由怎樣之過程所建造形成的。

第陸部 閩粵漢人的傳統店屋與村鎮
第十六週 臺灣店屋的歷史溯源及其在近代都市改造下的轉化
臺灣店屋建築所組成的市鎮空間,如臺北縣三峽、大溪鎮或是新竹縣湖口鄉的湖口老街所代表的臺灣傳統市鎮之街道,予人印象最為深刻的是街道兩旁亭仔腳步道與建築物群的連續立面所形塑的街道空間。然而這種街道空間到底是在怎樣的背景下發展成形的呢?關於這個店屋立面,日本人文地理學者富田芳郎將臺灣店屋建築物群及市鎮風格依市街改造先後,將其分為相對應的三個時期。關於這個議題,在富田氏的研究後,於約經過近40年的1983年,戰後臺灣建築史研究的先驅李乾朗,才又再度指出了因日人的市區改正事業的施行,使得臺灣的「傳統街屋始發生了立面的問題」 。
進一步延伸,臺灣的傳統店屋與街道空間為何在短短幾年之內,只因受到日本的市區改正之影響,就能產生出幾近完全不同的街道空間呢?臺灣傳統市鎮的街道空間真是在臺灣獨立發展成形的嗎?近年來臺灣對近代都市的研究,逐漸發現這種具有立面與亭仔腳的細長條形市屋(town house)不是臺灣獨有的市鎮風貌。如今必須將店屋研究的地理及時間範圍擴大,甚至將臺灣的市街發展放到世界的都市計畫潮流脈絡裡,才能更清楚臺灣店屋建築群的歷史與建築特質。

第十七週 九二一震開的南投縣中寮鄉永平老街的故事──隱而不顯的土地共有問題與其在重建中的解決
過去我們對於鄉村相同血緣的宗族共有地的現象並不陌生,也常常自嘲古蹟建築其實是因為共業地共有關係複雜無法解決,才會被保留下來。但是中寮永平老街的例子喚醒了我們,其實土地共有的關係,並不盡然一定發生在鄉村,也不盡然發生在血緣的親屬關係間。甚至這種現象可能仍然普遍存在於一般的鄉村小鎮,只是沒有像永平老街被震出來罷了。
本課題有一強烈的企圖,想思考一位單純的實質環境歷史學者如何面對現實世界上所發生的九二一地震?在論文撰寫的初期,僅抱持一個質樸的疑問,造成永平老街重建緩慢之土地共有現像是如何形成的?它又為什麼不是宗族的共業地?開始了進入歷史探源的歷程

第十八週 期末考試
 

課程目標
本課程有下列兩的開課目標,一是透過生活環境相關的建築,提供學生認識臺灣建築文化的契機,進而對臺灣文化的理解;二則是對於有計畫進入藝術史研究所的學生,提供相關的基礎預備知識。 
課程要求
本學期學生的學習成果評量,將舉行期中考試與期末考試各佔30%;以及學生平常討論與讀書心得佔40%。本課程重視平常之討論與心得報告之撰寫,因此加重了平常成績的比重。

每兩週繳交讀書心得報告。本課程將聽課、討論與撰寫讀書心得報告視為教育之整體。除了上課知識與討論之外,希望學生能夠自主性地進行思辯與撰寫報告,這是要求學生自習的學習成果之展現。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指定閱讀
壹、基本閱讀
本課程的基本教科書《臺灣建築史之研究》(黃蘭翔著,臺北:南天書局出版,2012年)的各個章節作為指定閱讀材料。

 
參考書目
壹、基本閱讀
本課程的基本教科書《臺灣建築史之研究》(黃蘭翔著,臺北:南天書局出版,2012年)的各個章節作為指定閱讀材料。

貳、延伸閱讀
第壹部 序論
第一週 回顧臺灣建築與都市史研究的幾個議題
李乾朗,《臺灣建築史》(臺北:北屋出版社,1980年7月)。
黃蘭翔,《臺灣都市の文化的多重性とその歷史的形成過程に関する研究》(日本京都大學建築系博士論文,1993年12月)。

第二週 二次世界大戰前的臺灣建築史學界──以原住民建築的調查研究為中心
田中大作,《臺灣島建築之研究》(臺北:國立臺北科技大學,2005)。
千千岩助太郎,《臺灣高砂族住家の研究》(東京:丸善株式會社,1960)。本書參考民國77年(1988),南天書局版。
藤島亥治郎,《臺灣の建築》(東京:彰國社,1948)。

第貳部 原住民底層建築文化
第三週 從廣域尺度對達悟族建築幾項特質的初步思考
李亦園,〈臺灣南部平埔族平臺屋的比較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3期(1957),頁117-144。
李亦園,〈從文獻資料看臺灣平埔族〉,《大陸雜誌》,第10卷第9期(1955年4月),頁19-29。
鹿野忠雄,〈臺灣原住民族の物質文化と其の類緣〉,收錄於《東南亞細亞民族學先史學研究(下)》(東京:矢島書房,昭和21(1946)年10月原版;臺北:南天書局,1995年9月復刻),頁218-253。

第四週 干闌構建築在北、東臺灣原住民分佈的範圍及其脈絡關係之探討
杜正勝,〈蕃社采風圖題解——以臺灣歷史初期平埔族之社會文化為中心〉,頁23-24。
詹素娟,〈Sanasai傳說圈的族群歷史圖像〉,收錄於劉益昌、潘英海主編,《平埔族群的區域研究論文集》(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8),頁29-59。

第五週 臺灣閩粵建築『燕尾』屋頂形式之文化性思考
村田治郎,〈中國の鴟尾略史〉,《佛教藝術》,100號。
戴裔煊,《干闌─西南中國原始住宅的研究》
安志敏,〈“干闌”式建築的考古研究〉
千原大五郎,《東南アジアのビンドゥー•佛教建築》(東京:鹿島出版會,1993年3月15日(第四刷)),頁95-98。

第參部 閩粵漢人的建築文化
第六週 關於臺灣客家建築的根源及其型態的特徵
李允斐,〈由南北產業的差異看客家民居形式〉,收錄於美濃鎮誌編纂委員會,《美濃鎮志》上冊(高雄:美濃鎮公所,1996),頁190-204。
黃漢民,《福建土樓—中國傳統民居的瑰寶—》(北京:三聯書店,2003),頁217-232。
黃浩編著,《江西民居》(北京: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8)。
劉敦楨著,《中國住宅概說》,北京市 : 建筑工程出版社, 1957。

第七週 從漢人「宗族倫理風水觀」看臺灣的傳統民宅
關華山,〈談臺灣傳統民宅所表現的空間觀念〉,《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集刊》第49期,1980年,亦收於《民居與社會、文化》(台北:明文書局)。

第八週 期中考試

第九週 臺灣傳統建築結構隱含的中國南北建築文化
劉敦楨,《中國古代建築史》(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84)。
Andrew Boyd, Chinese Architecture and Town Planning 1500 B.C.- A.D.1911,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p. 23-25.
劉致平著,王其明、李乾朗增補,《中國居住建築簡史;城市、住宅、園林》,臺北:藝術家,民國90(2001)年。頁161-170。
張仲一、曹見賓、傅高傑、杜修君合著,《徽州明代住宅》,臺北:明文出版社。

第十週 戶外教學

第肆部 閩粵漢人的佛教建築
第十一週 臺灣傳統佛教建築空間的儒釋道混合特質──以臺南開元寺、法華寺、大天后宮、祀典武廟為例
增田福太郎著,《臺灣の宗教——附臺灣本島人の宗教》,東京養賢堂1939年版,1996年復刻(臺北:南天書局,1996),頁4。
臺灣總督府,《臺灣宗教調查報告書》,第1卷,頁22-25。
莊展鵬策畫,《臺南歷史散步》上、下(臺北:遠流出版,1995)。

第十二週 清代臺灣傳統佛教伽藍建築在日治時期的延續
王順民,〈當代臺灣佛教變遷之考察〉,《中華佛學學報》第8期,(1995.7)。
伊東忠太,《東洋建築史の研究》(東京:龍吟社,1938),頁113-118。
藤島亥治郎,《台湾の建築》(東京:彰國社,1948)。
丸井圭治郎著,臺灣總督府編,《臺灣宗教調查報告書》,第一卷(台北:臺灣總督府,1919),頁1-6。
江燦騰的《台灣佛教百年史研究1895-1995》(台北:南天書局,1996)。
江佩蓉,《臺灣日治時期日系佛教建築之研究》(成功大學碩士論文,2001)。

第伍部 閩粵漢人的築城與坊里
第十三週 解讀清代地方志中的臺灣城牆之記錄
Tao-Chang Chiang, “Walled Cities and Towns in Taiwan”, Edited by Ronald G. Knapp, China’s Island Frontier: Studies in the Historical Geography of Taiwan, Edited by Ronald G. Knapp, Honolulu : University Press of Hawaii, 1980, 117-141.
劉淑芬,〈清代臺灣的築城〉,《食貨月刊》,第14卷11、12期,1985年3月20日,頁484-503。
許雪姬,〈臺灣竹城之研究〉,《近代臺灣的社會發展與民族意識》(香港:香港中華書局,1987),頁99-120。
黃蘭翔,《蘇門答臘島上的Batak族與Minangkabau族之民族建築》,中央研究院東南亞研究論文集,PROSEA Occasional Paper NO.27(臺北:中央研究院,1999)。
田中淡,《中國建築史の研究》(東京:弘文堂,1995),頁387-389。

第十四週 清代臺灣淡水廳城牆的興築
施添福,〈臺灣歷史地理研究剳記(二)竹塹,竹塹埔和“鹿場半被留民開”〉,《臺灣風物》第39卷第3期,1988年,第78頁。
盛清沂,〈新竹、桃園、苗栗三縣地區開闢史(上)〉,《臺灣文獻》第31卷第4期,1980年,第159頁。
黃啟文編著,《新竹史話》,新竹:臺灣新生報新竹營業處,民國44年(1955),第36-37頁。
伊能嘉矩,《臺灣文化志》上卷,第263-264頁

第十五週 清代臺南十字街空間結構與其後來的轉化
洪敏麟,《臺南市市區史蹟調查報告書》(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9),頁9、50。
中村綗,〈臺灣の都市計劃〉,《近代日本建築學發展史》(東京:丸善株式會社,1972),頁1063-66。
黃蘭翔,〈日本植民初期にぉける臺灣の市區改正に關する考察-臺北を事例として一〉,《日本都市計劃論文集》,No.27,1992。
堀込憲二,〈臺灣都市發展の縮圖〉,收入加藤祐三編,《アジアの都市と建築》(東京:鹿岳出版會,1986),頁134。
國立臺灣大學木工程學都市計劃研究室,《日據時期臺灣都市計劃範型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木工程學都市計劃研究室,1987),頁101。

第陸部 閩粵漢人的傳統店屋與村鎮
第十六週 臺灣店屋的歷史溯源及其在近代都市改造下的轉化
富田芳郎,〈台湾街の研究〉,《東亞學》,第6輯,昭和17年(1942)8月。
林衡道,〈臺北市的古老住宅〉,《臺灣勝蹟採訪册》,第2輯(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2)頁30-84。
夏鑄九,〈臺北的老商店簡述〉,《境與象》,民國61年(1972)10月,頁25-32。
夏鑄九,〈屏東內埔劉宅的初步調查〉,《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第1卷(1981)。
漢寶德主編,《鹿港古風貌之研究》(鹿港:鹿港文物維護地方發展促進委員會,1978)。
關華山,〈談臺灣傳統街屋二題〉,《建築師》,1979年12月,頁17-26。
郭中端、堀込憲二,《中国人の街づくり》(東京:相模書局,1980)。
林昭媚,〈市街與騎樓的探討〉,《臺灣文獻》,第32卷第2號(1981年6月)。
李乾朗,〈街屋空間之研究〉,《民俗曲藝》,1982年9月。
李乾朗,〈街屋名詞溯源〉,《建築師》,1983年2月。
夏鑄九、黃羅財,《臺灣傳統長形連棟式店舖住宅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都市計畫研究室,1983)。
蔡亘騏,《閩南「手巾寮」街屋空間構成之比較研究—以福建泉州與臺灣鹿港為例—》(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空間設計系碩士論文,2006)。
泉田英雄,〈シンガポール都市計画とショップハウス―東南アジアの植民地都市とその建築様式―その1〉,《日本建築学会計画系論文報告集》,第413号,1990年7月,頁161-172。
泉田英雄、黄俊銘,〈屋根付テラスと連続歩廊の街並み景観について―東南アジアの植民地都市とその建築様式―その2〉,《日本建築学会計画系論文報告集》,第458号,1994年4月,頁145-153。
泉田英雄,〈オズバート・チャドウィックの報告書から見た旧香港植民地の居住改善事業―東南アジアの植民地都市とその建築様式―その3〉,《日本建築学会計画系論文報告集》,第567号,2003年5月,頁179-186。 
李乾朗,〈二十世紀前半葉五十年的臺灣街屋立面形式之演變〉,《建築師》,1983年1月號,頁33-40。

第十七週 九二一震開的南投縣中寮鄉永平老街的故事──隱而不顯的土地共有問題與其在重建中的解決
陳儀深計畫主持,《九二一震災口述訪問記錄下篇:民間部門》(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研究所,2001),頁245-257。
中寮鄉公所委託,東海大學規劃,《南投縣中寮鄉災後重建綱要計畫》,民國89年7月。
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第三十三年報昭和六年度》〈統計圖表〉第304頁,八私設軌道•第75表,線路及台車。
劉枝萬,《南投縣風俗宗教篇稿》,頁21。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2/19  臺灣建築史導論 
第2週
2/26  亞洲的穀倉; 回顧臺灣建築與都市史研究的幾個議題(心得報告) 
第3週
3/05  高砂族建築(1); 二次世界大戰前的臺灣建築史學界──以原住民建築的調查研究為中心 
第4週
3/12  高砂族建築(2); 從廣域尺度對達悟族建築幾項特質的初步思考(心得報告)  
第5週
3/19  高砂族建築(3); 干闌構建築在北、東臺灣原住民分佈的範圍及其脈絡關係之探討 
第6週
3/26  戴寶村教授演講:臺灣史大綱(心得報告) 
第7週
4/02  (與4月9日課程交換)
戶外教學(板橋林家)
「臺灣板橋林本源園林的真假與虛實」(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集刊第30期) 
第8週
4/09  (與4月2日課程交換)東亞的孔廟; 臺灣閩粵建築『燕尾』屋頂形式之文化性思考(心得報告) 
第9週
4/16  期中考試 
第10週
4/23  蔣雅君教授演講:國立故宮博物院建築興建所代表的國家意義(心得報告) 
第11週
4/30  客家建築的室內廊道; 關於臺灣客家建築的根源及其型態的特徵 
第12週
5/07  客家建築在日本統治下的改變; 從漢人「宗族倫理風水觀」看臺灣的傳統民宅(心得報告) 
第13週
5/14  鹿港的店屋與越南的店屋; 臺灣傳統建築結構隱含的中國南北建築文化 
第14週
5/21  戶外教學(台北保安宮、孔廟與護國禪寺)(心得報告) 
第15週
5/28  二十世紀前後日本住宅形態之蛻變;清代臺灣淡水廳(新竹)城牆的興築 
第16週
6/04  課程調至6月8日戶外教學 
第17週
06/08  戶外教學(心得報告) 
第18週
6/11  臺灣大學的校園規劃; 清代臺南十字街空間結構與其後來的轉化 
第19週
6/18  期末考試(心得報告)